妈妈是什么时候开始叫的
很多人都会好奇,妈妈是什么时候开始叫的?相信会有很多人会认为“妈妈”这个词是从国外流传开来的,但真相真的是这样的吗?不如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妈妈是什么时候开始叫的吧。
妈妈是什么时候开始叫的1
在中国“妈妈”一词最早在唐朝出现。
“妈”字的形成晚于“爸”字,而且意指也有变化。其出现于文献,最早于唐朝。 唐代慧琳《一切经音义》释“老姥”注:老姥,又作妈。《字书》:“妈,母也。”今以女老者为地也。因此“妈”既有母亲之意,也有称呼年老女人之意。
但是直到金元时代之前,称呼母亲的主流词汇都不是“妈”。到了金元时代,文学作品(主要是元曲杂剧)中突然大量涌现“妈”和“妈妈”,这与少数民族语汇的传入融合有关系。
扩展资料
妈妈的不同称呼:
妈妈不少不同的称呼,包括老妈、娘、母亲、妈咪(来自英语“Mummy”的粤语发音)或阿妈,有些地区子女(特别是古代)对母亲的称呼是娘、阿娘或娘亲,又有阿母、老妈子(粤语,北方话“老妈子”是指中年或老)也会用儿女对母亲的称呼(妈妈或孩子他妈)代表他的.妻子。
子女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对其母亲的称呼也有所不同。幼儿及少儿时期,子女通常用一些较亲切的称呼,如妈妈等。青年之后,称呼通常为妈等。而另一些称呼,如妈咪、娘、阿妈等,可见于大多年轻阶段。
妈妈是什么时候开始叫的2
“母”是象形字。像女子有乳房之形。《说文》:“牧也。从女,象褱子形。一曰象乳子也。”但是,这个字在我们看来,最早的读音一定是ma或mo,在古人最早的发音里ma和mo应该是一致的。这在我国西南当下一些少数民族的方言里还有体现,妈妈被他们称作momo,而mo与今天母的发音mu已经很接近了。
所以,我们有理由怀疑母在古文字中或读为“毋”,表示对母亲的尊重,如永世母(毋)忘,是不对的,这些字音都是后来被加上去的,“母”的读音就是ma或mo,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“妈”,最初并没有让人望文生义的“女”和“马”的混合解释。
秦汉时期,中国文化发展到了正统的阶段,称“妈”为“母”基本被固定了下来,也就是说,人们对于母亲的称谓由最初的ma或mo,被转为了mu,“妈”和“母”的读音被正式分了开来,但此前不管是ma、mo还是mu,它们都是一个意思,发音都非常相似。
此时,对于母亲,大约还有两种不同的称谓:一是社;二是姐。甲骨卜辞以“土”为“社”,战国时加“示”成为“社”。“社”本义指土地神,又指祭祀土神,由此引申指祭祀土神的日子或地方。人们把母亲称作“社”是母亲的尊重和崇拜,也有着母系社会的遗存。
“姐”是形声字,最初见于《说文》中的小篆文字中。小篆又称秦篆,是秦统一后经过丞相李斯整理的一种通行书体。也就是说,“姐”正式被中原王朝起用大约始于秦。“姐”是由“女”和“且”组成。“女”表义,其篆书之形像是一位女子。表示“姐”字的含义与女子有关。“且”表声。
今天的一些学者给了最早的“姐”这样的解读:人类最初形成的是母系社会,当时人们只知其母,不知其父,母亲就是一家之长。而且胎儿在母体里孕育、诞生。“女”“且”形象地阐述了“姐”字的本义,即母亲的别称。需要强调的是,“姐”作为母亲的别称也只能是在“姐”字出现或被秦人正式起用后,它要比“母”和“妈”晚出很多。
秦汉时期把“母”和“妈”称为“姐”曾经流行,可能出于人们看到这个字形象好、字意好。但这个世界上的事绝对不会空穴来风,《说文·女部》:“姐,蜀谓母曰姐。”甲骨文和西周金文中以“且”为“祖”,不从“示”。古代蜀人称母为姐,也有着对祖先的崇拜。
《华阳国志》卷三“蜀志”叙述了古蜀国远古时期蚕丛、鱼凫、柏灌、杜宇、开明“五帝”史,在其卷末的“总结”中,提到古蜀先贤:大禹,黄帝所婚之女,彭祖。彭祖氏源自大彭氏,大彭氏是商朝的诸侯,曾被列为五霸之一,相传在殷商时为世袭史官,为彭姓的先祖。当下,就“彭祖故里”的归属问题,很多地方争得不可开交,但因年代久远,史料缺乏,也只是各执一词,没有结果。有史料显示,在中国的地名中,凡带有“彭”字的,例如重庆的彭水,甘肃的彭原,四川的彭州和彭山以及江苏徐州(古称“彭城”)等,可能都是以前“彭人”活动过的区域。所以,称母为姐的也不见得仅局限于今四川。
秦汉时期,古蜀国后裔生活的四川,也能算作是一个少数民族生活的区域了,所以,把母亲称为姐一方面可以说是少数民族的做法;另一方面也能说明汉文化包容与接受的能力。这中间,人们能看到中国文化强大与不灭的原因所在。
事实上,我们查阅资料的时候,发现称母为姐也不是古蜀国人的专利,光绪九年重修的《文水县志》卷三《方言》载:父曰哥,母曰姐。也就是说称母为姐到了山西,但这个姐与古蜀国人却有着很大的不同。《山西通志·风土记》记载:“霍山以南,父曰爸,母曰家。”
据《山西有些地方管爸叫哥,管妈叫姐》一文记述:“家”是“姐”的同音字。洪洞方言称母亲为“姐姐读jia jia”,称姐姐为“姐姐读jie jie”,这是历史上“羌人呼母”习俗的遗留。此外,晋南翼城人称呼母亲也是“姐jia”,临汾人背地里称母亲是“姐jia”,当面称母亲为“奶nai”。(山西晚报,2015年04月10日)
可见,山西人的这个“姐”就是“家”的变音,汉朝灭亡之后,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民族融合的阶段,许多匈奴、柔然人进入中原,也影响到了一些人中原人对于母亲的称谓,这时候,有一些地方开始将母亲称为“家”或者“阿家”。
华夏文明看山西,在山西这个地方,历史上的戎狄、匈奴、鲜卑、突厥、契丹等等古老民族轮流登台上演,生息繁衍的同时,也让他们把本民族的语言文化也留存在了下来,尽管岁月流逝,却未能被完全磨灭。
《北史·南阳王绰传》中记载:“(北齐南阳王高)绰兄弟皆呼父为兄兄,嫡母为家家,奶娘为姊姊,妇为妹妹。”《南史》记载:范蔚宗临刑,其妻骂之曰:“君不为百岁阿家作计!”蔚宗母泣责蔚宗,仍以手击其颈。蔚宗妻云:“罪人阿家莫念。”这里说的阿家就是母亲。
今天,虽不能说把母亲称为家是少数民族的发明,但这里面却有着无数的温暖与感动,让人真想将它当成生命从头到尾的归宿。需要说明的是,把母亲称为家直到现在还在北方很是流行,但又被扩大化了。比如,有人对你介绍某人的媳妇就会对你说她是某人家,张三就叫张三家、李四就叫李四家,指的就是张三或李四的媳妇。在这里,母亲的概念被淡化了,家被用来指结了婚的女人。我小的时候,我的奶奶就这么称呼自己的几个女儿,嫁给张家的叫张家,嫁给李家的叫李家,而她因为嫁给了路家,所以人家也叫她路家。
到了唐朝,人们开始把母亲叫娘,叫娘娘或阿娘,但这个词在当时本身就有些不严肃,人们几乎把所有的'女性都称为娘,甚至包括一些艺伎和风尘的女子。这中间有唐人受北方草原少数民族的影响,但并不意味着姐就是失落了,没人用了。宋代吴曾《能改斋漫录》中说:“妇人之称姐,汉魏已然。”姐,这里是指年纪大的女性,是对妇女的通称。也就是说,汉魏时期,人们统称妇女为“姐”。
到了宋朝,称母为姐的做法又回来了,当时的人们还用姐特称一些社会地位较高的女性。如《四朝闻见录》中说,宋高宗赵构想立妃子吴氏为皇后,便对吴氏说道:“俟姐姐归,当举行。”意思是指等姐姐从北方归来的时候,就为吴氏举行册封皇后的典礼。这里的“姐姐”指的是宋高宗的母亲韦太后。也就在这一时期,姐指“女兄”的习惯也便渐渐形成了,《能改斋漫录》中说,近世多以女兄为姐,盖尊之也。
《能改斋漫录》,笔记集。南宋吴曾撰。编刊于绍兴二十四至二十七年间,孝宗隆兴初(1163)因仇家告讦,诬此书“事涉讪谤”,遂被禁毁。至光宗绍熙元年(1190)始重刊版。但新版经过删削,已非旧观。姐泛指与自己同辈而年龄比自己大的女子(不包括嫂子),大约是在这个时候被引申过来的,也便有了我们今天所说的姐的含义:
“女”“且”表明同祖的女人为“姐”。“祖”又有长、老之意。即出生早、年龄长。“姐”从“且”,表示年长的女子。“姐”即是同父母,或同父异母、同母异父的年龄较长的女子。“且”本身有又、还、也或更高一层的意思。“姐”的字形表明也和自己一样,是父母的女儿,故而,先出生的年长的女儿为姐姐。
明朝想要恢复汉唐文化,也便像汉朝和唐朝人一样,称母亲为母或娘,在这个过程中,同时出现了将母亲叫做令堂和妈的风俗。随后,有了双音节的“妈妈”一词,非常普遍地成为了人们对于母亲的口语化的称谓表达。也就是说,从有“妈”(母)到妈妈一词被专指母亲,作为中国人的我们经历了一段相当漫长的时光。
据说,当年宋人称母亲为姐,还有这样一层意思,即希望自己的母亲像后来称呼的姐姐一样年轻漂亮,只是,现在我们已经回不到这个层面上去了。这和母亲曾被称为“家家”一样让人感到温暖和心动,也愿妈妈不再被当作“母马”一样地使唤了。
妈妈是什么时候开始叫的3
在三国两晋时期,另一个可以指代母亲的词汇、与“妈”并肩出现的词汇,也出现了。这就是“姥”(发音同“母”)。流行于南北朝的著名长诗《孔雀东南飞》里就提到“便可白公姥,及时相遣归”,此处的“姥”的意思就是母亲。 这一时期,对母亲的称呼已经有了三种,它们之间的分工不同。一般来说,在成文的东西里,母、姥两个字出现的频率较多,而在生活口语中,这一时期的古人则广泛使用“妈”这个称谓。 古人使用“妈”来指代母亲大约持续了将近1000年,另一个在今天的我们口中最常见的母亲的称谓终于出现了,这就是“妈妈”。
以前学界曾有观点认为,“妈妈”一词是外国语言舶来品,在中国得到广泛使用的时间最多不过100年左右。这种观点最终被证明是错误的,学者们发现,“妈妈”这个词在南宋时代就被用来指代母亲了。 也正是从宋元时代开始,“妈妈”一词大量出现在当时民间的口语和文学戏剧中。一些学者认为,“妈妈”一词的爆发性大量使用,可能是当时的北方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后,他们对母亲称谓的用法,对当时的中原语言用法产生了影响。 目前保留的最早的南戏剧本《张协状元》,根据学者考证大约创作于南宋时期,其中就提到“妈妈两国夫人刘氏,知它享的多少荣华,受的多少富贵。”南宋文学家洪迈所著《夷坚志》里也有儿子拜见母亲称其为“妈妈”的描写。创作于元代末年的著名南戏《琵琶记》,戏中主角蔡邕称呼其父母,也用的是“爹爹妈妈”这样的成为。
虽然“妈妈”这个称呼,在这一时期已经开始被广泛使用称呼母亲,但是“妈妈”这个词,在此后大约500年的.时间里,不仅保留着母亲的含义,还保留着其他多种含义的用法。 比如,两宋时期的周著所著《清波凌志》一书中,“妈妈”一词被用来称呼年纪比较大的妻子;而元代俞琰在其所著的《席上腐谈》中又说:“今人称妇人为妈妈。”也就是元朝人用“妈妈”来指代已婚的妇女。此外,“妈妈”这个词,还在许多场合用来指代祖母、曾祖母,比如南宋叶绍翁所著《四朝见闻录》就记载,南宋皇帝宋宁宗就称呼自己的曾祖母宋高宗吴皇后为“大妈妈”。
当然,“妈妈”还有一个比较极端的用法,那就是在宋元时期广泛被用来指代风流场所里的老鸨子,成书于宋元之际的《大宋宣和遗事》中对名妓李师师的老鸨子就称为“妈妈”。
这种用法,在后来元末明初成书的古典小说《水浒传》中也被频繁使用。 从宋元时代开始,另一个称呼母亲的、比较雅的称谓也开始被广泛使用了,这就是“娘”。这个称呼在宋元时期是南北通用的,其中北方基本只用“娘”来称呼母亲,而南方则是“娘”“妈”都用。其实,
“娘”这个词在唐代之前就出现了,它是用来指代年轻小姑娘的,而同时还有一个同音字是专门用来指代母亲的,那就是“孃” [niáng ]。 按照清代学者段玉裁的观点,这俩字在唐代以前,功能不同,是不能混用的。
到了唐朝末年以及五代时期,“娘”开始具有了母亲的意思,到了宋元时代,“娘”“孃”彻底混用,既可用来称呼母亲,也可用来指代年轻女子,这两个字也最终逐渐合成了一个字,也就是我们如今常见的“娘”,至于“孃”,则逐渐退出常用字序列。 在元代,还出现了一个可以指代母亲的词汇,那就是“奶奶”,用“奶奶”来称谓母亲,在当时的南北方都有出现,而且直到今天,在山西和福建一些地区,仍旧保留着“奶奶”这样的用法来称呼母亲。
妈妈这个称呼始于何时 在中国“妈妈”一词最早在唐朝出现。 “妈”字的形成晚于“爸”字,而且意指也有变化。其出现于文献,最早于唐朝。 唐代慧琳《一切经音义》释“老姥”注:老姥,又作妈。《字书》:“妈,母也。”今以女老者为地也。因此“妈”既有母亲之意,也有称呼年老女人之意。 但是直到金元时代之前,称呼母亲的主流词汇都不是“妈”。
到了金元时代,文学作品(主要是元曲杂剧)中突然大量涌现“妈”和“妈妈”,这与少数民族语汇的传入融合有关系。